何謂溫室效應

所謂「溫室效應」,就是熱量進得來,但是出不去。

生活中我們常可以見到使用玻璃或透明塑膠薄膜來做育花房和蔬菜棚,這就是典型的溫室。玻璃或透明塑膠薄膜有一個特性:能讓短波輻射穿透,卻會吸收部份的長波輻射。是故太陽光(屬於短波輻射)能夠直接照射進溫室,加熱室內空氣,而地表吸收太陽的光熱之後,會以長波輻射(紅外線)的形式釋放出能量,然而此長波輻射部分被玻璃或透明塑膠薄膜所阻擋,能量無法完全穿透出溫室,因而使室內的溫度保持高 於外界的狀態,以提供有利於植物快速生長的條件,這種使溫度較室外高、不散熱的作用便稱為溫室效應。

地球的熱能來自於太陽,不過真正到達地球的太陽能有30﹪經由大氣、雲和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中,其餘的都被地球表面吸收,然後再以紅外線的形式將熱放射出去;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氣、臭氧都有吸收紅外線的性質,所以熱能被保留在大氣中再反射回地表使地球溫暖,科學家稱這種作用為「大氣圈效應」或是「溫室效應」。但是,一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時,原本要輻射到太空中的紅外線卻被二氧化碳吸收轉為熱能,使得地球的氣溫越來越高。

近年來,生活在台灣的人,一定都感受得到:「夏天越來越難受。」的確,近年來台灣各月的最高氣溫紛紛打破以往的紀錄而往上攀升。其實不只台灣,全球的溫度都逐年上升中。據推測,到西元2050年,地球平均溫度將上升攝氏2度;或許你會覺得才2度而已,但請注意,在過去一萬年中,地球平均溫度只不過上升攝氏2度。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而言,在25℃時中性溶液(如純水)的酸鹼值為7,當大氣中的酸性物質,隨著雨水降落到地面,使雨水的酸鹼值低於5.0以下,我們就稱這種雨水為「酸雨」。
  造成雨水酸化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主要產生是大型煉油廠和火力發電廠燃燒時會排放二氧化硫廢氣;而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則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主要來源。
  酸雨的形成有許多原因,除了自然界的火山噴發物和動、植物分解所產生的有機酸外,其實最嚴重的還是工商業的發達,大量的石化燃料,燃燒時所產生的硫氧化物等化學物質,及一些懸浮粒子飄散在大氣中,這些物質一旦與雨水結合,便形成帶有硫酸、硝酸、碳酸及鹽酸的酸性物質,形成「酸雨」